我的雅思备考经历

潘玺玮 / 2025-02-09


写在前面 #

这篇就说说我备考 雅思 的经历吧。我在 20 年大二的那个暑假报名过雅思培训班,但直到大四快结束时才真正下定决心希望出国读书。那时候我已经保研留在大工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加之依旧严峻的疫情形势,当时的留学打算也没能实现。虽然计划落空但念头一直在,英语的学习自然也不敢怠慢。2023 年 9 月 28 日,我第一次参加了雅思考试,最终以总分 7.5 的成绩顺利通过,也差不多赶着 25fall 入学的两年有效期。回头看,我考雅思的过程还算顺利,自己也尝试着总结一些方法来帮助身边的亲人朋友顺利通过雅思考试,但在分享经验时不免有种「被知识诅咒」的感觉 (英文叫做 curse of knowledge/expertise ),有时很难从没有掌握这个知识的人的视角去思考和理解他们的困惑。所以在整理这篇文章时,我尽量多注意这方面,让自己对具体方法的描述不至模糊或是难以理解。当然我也承认,每个人是不同的,也就有着不同的适合自己的方法,我这里分享的不是、也不可能是普适的方法。我能想到的最好的出发点便是把这篇文章当作自己备考雅思的一个记录,如果能为正在被雅思折磨的陌生人提供些独特的思路,有哪怕一点帮助也是好的。

我在本科阶段的英语课程约莫在大一上学期就结束了,但我一直有想方设法保持自己的英语能力,包括 19 年去英国参加卡迪夫大学的暑校、20 年学习雅思以及从 22 年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的背单词。当时所做的这些事情完全不是为了留学,更多的是出于我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是自己对在专业之外掌握外语这一投资有着极大的信心。在如今「降低英语教学比重」的趋势和「ChatGPT」、「DeepSeek」等一众人工智能语言模型的冲击下,英语学习的必要性好像没有那么强了,够用就行。即使英语一般,也不影响我看论文、写论文,毕竟做研究嘛,idea matters。这当然没问题,但倒也不是件值得提倡的事。我对掌握外语大有裨益的信心相较于本科阶段只增不减,这种增长来源于对获取非中文的第一手信息和与世界直接交流的重要性的愈加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回到雅思备考上来,如果要我在最一开始给出建议的话,那一定是:

坚持背单词!

五个字一个都不能少,更进一步的话最好根据例句和词组来记忆单词的不同意思。如果之前没有这样做而又希望学好英语,那就现在做起来。Trust me, this will surprise and benefit you at some point in the future。

现在,雅思考试无论是从场次安排还是出分效率来看,传统的纸笔考试已经不占优势,所以我还是推荐选择机考的形式,这样平时进行模拟练习也会更加方便。至于对计算机考试的熟练度可以在模拟过程中同步练习,不是一个很大的痛点。备考期间,我全程都在 这个网站 上进行了听力、阅读和写作的剑雅真题模拟。这个网站界面简洁、方便、且完全免费,最重要的是,页面设计与真实考试非常相似。

听力、阅读 #

之前十几年的应试经验让我在应对听阅的题目时较为得心应手,这也是我雅思成绩里最高的两个单科(见图 1)。大二上的雅思课其实并没有像我期望的那样能够「提高我的英语能力」,因为课程完全是围绕答题技巧而展开的训练。在这种训练下,你甚至不需要读懂文章就可以做出题目,面对一些更复杂的情况,老师又会通过更复杂的解释来验证技巧的正确性和通用性。因此,在当时课堂上,我按照这些技巧方法往往是题目做完了却对文章的具体内容一头雾水,细节更是模糊不清,更不说最终的正确率也并不让人满意。在那之后的一段时间,我一直以来对英语的自信心受到了些许动摇。

图 1:我的雅思成绩,2023年10月7日

图 1:我的雅思成绩,2023年10月7日

上完课的三年后我才第一次参加了雅思考试,这次我放弃了对那些技巧的执着,从头开始通过真题模拟来寻找自己的问题并仔细思考自己应该如何解决。在最初的模拟过程中,文章我是可以看明白,但阅读和做题速度都较慢,常常是题目来不及做完。这又进一步导致最后一些需要思考的问题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又慌慌张张地乱了阵脚,自然也做不对答案。所以对于听阅这部分,我觉得自己的关键在于词汇+速度。词汇保证的是你能够听懂对话、读懂文章,而速度则保证了你能够按时完成所有题目同时又能有足够时间精读、思考一些长难句或是不确定的选项。我上面说的是我提炼出来的适合我的方法,不一定适合你,而你需要做的是自己思考、体会、识别自己做题过程中的困难、瓶颈在哪里,提炼出真正适合你的做题节奏和方法,然后通过一次次的模拟来强化这样的节奏、巩固这样的方法。

我的做法是先快速审题,再带着对于题目问题和关键词的记忆去仔细听对话或是读文章,遇到与题目所问类似的句子、段落就同时去把相应的题目做完,整个过程是同步进行的。另一方面,在读完文章后自己也能将文章按照题目进行结构段落的划分,也方便后续针对难题更加细致的分析。这样一来,我备考时做模拟的目标就变成了不断练习自己一开始审题、高亮标注题目中关键词的速度。

具体而言,针对听力和阅读两部分的审题有所不同。对于阅读来说,做一篇文章只需要审这一篇文章的题,在快速审完所有题目并高亮标注好你认为的关键词后就直接去读原文了。但对于听力来说,特别是中间两篇的选择题,很多人听着耳机里放的对话时还不知道题目要问什么问题,这简直是噩梦。因此在听力部分,审题这一步就复杂很多,并且直接决定正确率。我的做法是在整体上「轻填词、重选择」——对于第一篇和最后一篇的填空(一般是对话原词),我们可以快速、稍粗略地高亮标注出空前后的关键词,对其所在语句描述的事件有个大体的、模糊的印象,甚至时间来不及时可以少看一两个空(这种题型两个空之间的段落一般较长,在不重要的对话之间有时间可以继续审题),总而言之就是填空题的时间紧迫度较低;而对于选择题(一般是中间两篇)则需要尽量在听对话之前就完成审题并记住大致问题和对应的选项,这种题型的时间紧迫度显然更高,因为除题目外你还需要至少直到每个选项说了什么观点。

因此,针对时间紧迫度更高的选择题,我们需要利用其他题目的时间来缓解审题压力。我一般会在听力一开始播报注意事项时快速审完第一篇和第二篇一半的题目,在报完第一篇 “you will hear…” 以及固定的几秒钟审题的这段时间争取看完第二篇听力的题目,在第一篇报完后到第二篇几秒钟审题时间结束的这段时间里至少看完一半第三篇听力的题目,剩下的一半在第二篇结束后到第三篇给定的几秒钟审题期间看完,最后第三篇报完之后迅速去审第四篇听力的题目,由于最后一篇大概率是填词,所以时间上完全来得及……呼,真可谓是分秒必争😅。这是我当时按照自己节奏制定的方案,确定后我便通过一遍遍的真题来强化听阅的审题节奏和做题方法,最终模拟的分数基本都能保持在 8 分以上。

注意到,我在审题以及看文章的时候仍然会高亮人名、大写等关键词,但不同的是我不再是像之前课程所教的拿着训练好的技巧库一一对应地筛选应用(有时候你甚至需要背什么题型对应什么技巧),我唯一有的就是足够的词汇量和对文章理解。当然,这也需要平时单词及大量语料输入的积累。前面所说的通过例句和词组来记忆单词的方法就能够达到持续增加完整句子或是常用词组的语料输入的效果,从而能够一定程度上习得对英语的语感。

大量的听阅语料输入是获得流利外语能力的唯一途径,而最好的办法是用外语去学习你所感兴趣的事情。如果你也认同这句话,我向你推荐 罗肖尼Shawney 的两个视频:这个视频将会颠覆你对英语学习的认知——阅读篇听说篇 。相信你会有所收获。

写作 #

这部分也非常考验个人的英语积累,如果平时一直有积累单词和表达,至少在「词汇丰富程度」和「语法多样性及准确性」这两项写作评分标准上会有优势。我在准备雅思写作的过程中完全参考了 《顾家北手把手教你雅思写作》 这本书,除此之外就是我平时背单词和读文章时整理的我认为很好的一些表达(见 腾讯文档:雅思整理 )。网上对这本书的评价褒贬不一,有的更是批评其“逻辑混乱”,但我倒觉得没有那么不堪,全部读下来至少弄清楚了不同题型的写作方法以及如何去思考组织自己的观点。当然,这本书确实在一些具体范文和观点阐释的逻辑上存在牵强、有待商榷的地方,但我们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借助「ChatGPT」等工具来弥补这些不足。总体而言,写作分 7.5+ 不容易,但对于那些想要得到 6.5-7 的人,《顾家北》还是足够的。

在模拟真题的过程中,我通常会将写完的作文直接让「ChatGPT」或者「DeepL Write 」修改并提出意见,遇到好的表达整理下来,到考试之前最好再抽出一段完整的时间去记忆。现在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的发展让这个过程非常方便,你甚至可以和它们练习口语对话。最后,附上我重点记忆的写作话题分类词汇给大家参考。

口语 #

我的口语分数不算高,但我还是想分享一下我对“哑巴英语”考生备考口语的一些看法。我不太推荐直接照着口语题库准备,首先,动辄几十页甚至上百页的PDF文档,备考量实在太大;其次,提前准备好的答案在考场上往往更容易因为紧张而忘记。我清楚地知道我在口语部分的优势和劣势在哪里。优势是如果给我一个题目我可以很快地反应出来我要怎么回答(这在我日常生活中也得到很多训练,例如我常常会思考一些现象或者事件的背后原因及可能影响,其实这对写作中阐明原因和表达观点也有很大帮助);劣势就是我在这种严肃的考试或是对话中容易紧张,从而观点的组织会更加松散,口语的表达也会有更多的语法错误。

针对我自身的情况,我认为核心是缓解和外国考官视频交流时自己的紧张感。因此,我将备考口语的重心放在和外国人聊天上。我当时在 HelloTalk 上找了一位外教,安排了为期十天、每天两小时的课程,这就是我备考口语的全部时长。在交流过程中,我们也没有按照雅思口语考试的题目和流程对话,而是围绕某些话题表达自己的想法,向朋友一样日常交谈。这样做一方面强迫我自己进行英文输出的同时也能不断完善自己的语法和表达,另一方面也极大缓解了我与陌生人用英文交流时的紧张感。

口语考试的本质还是交流,不要把它视作考试。在这有限的 15 分钟里,最重要的就是双方能够自然地有来有回地交流,轻松应对,足矣。

结语 #

以上就是我备考雅思的经历,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总结的一些方法和想法,算是对自己这段特殊经历的记录。希望这些内容能够为正在备考雅思的你提供一些帮助和思路,祝愿大家早日“屠鸭”成功,未来一切顺利!

#留学

最后一次修改于 2025-03-16